PCBA的热管理已成为决定产品可靠性、寿命及稳定性的核心因素。1943科技作为专业的SMT贴片加工厂,将分享PCBA热管理中的两大关键:散热路径优化与元件选型策略,帮助您从设计源头提升产品品质。
一、 为何热管理是PCBA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?
电子设备在运行时,电流通过元器件会产生热量。若热量无法及时有效地散发,会导致:
-
元器件性能下降:如芯片因过热而降频运行。
-
产品寿命缩短:长期高温工作会加速元器件老化。
-
可靠性风险:严重的过热可能导致虚焊、脱层,甚至元器件永久性损坏。
因此,优秀的热管理设计不是事后补救,而是贯穿于PCBA设计与制造全过程的主动规划。
二、 散热路径优化:构建高效的“热量高速公路”
热量如同车流,需要清晰、通畅的路径才能迅速离开发热核心。优化散热路径,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:
1. PCB层设计与铜箔应用
-
对于中低功耗板卡,可通过增加电源/地层的铜箔面积和厚度来横向扩散热量。
-
对于高功耗产品,强烈建议采用内嵌热层的多层板设计。专用的热层能够像“地下快速路”一样,将核心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整个板卡,并通过过孔高效传递。
2. 过孔阵列:热量垂直传导的关键
-
在发热元件(如CPU、功率IC)的底部或热焊盘下方,密集铺设导热过孔是成本极低且效果显著的方法。
-
这些过孔如同“匝道”,能将元件产生的热量从顶层迅速“引流”至PCB内层或背面的大面积铜箔上进行散发。过孔的直径、间距及填充材料都需根据热仿真结果进行精细化设计。
3. 散热焊盘与阻焊层设计
-
对于QFN、BGA等底部带热焊盘的元件,PCB上的散热焊盘设计至关重要。我们建议焊盘尺寸与元件匹配,并通过过孔阵列连接。
-
巧妙利用阻焊层开窗技术,可以将部分铜箔区域暴露出来,便于后续焊接散热器或直接与外壳接触导热,极大提升散热效率。
4. 外部散热环境的协同
-
在PCB布局阶段,就需充分考虑与外部散热器、结构风道和机壳的配合。
-
将高发热元件优先布局在PCB边缘、通风口附近或易于安装散热器的位置。在元件与机壳之间使用导热硅胶垫、导热绝缘片等界面材料,可以填充空气间隙,建立通往最终散热界面的低热阻路径。
三、 元件选型策略:从源头控制热量的产生
优化散热路径是“疏”,而明智的元件选型则是“堵”,从源头减少热量的产生。
1. 优先选择高效率、低损耗的元器件
-
在方案设计阶段,优先选择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源芯片(如DCDC)、导通电阻更低的MOSFET等。虽然初期成本可能略高,但能显著降低系统整体功耗和温升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2. 关注元器件自身的散热能力与封装
-
不同封装的元器件,其热阻差异巨大。
-
对于功率型器件,应优先选择散热性能更好的封装,如带有外露散热焊盘的QFN、LGA,或者直接选择适合安装散热器的TO、DFN等封装形式。
3. 利用供应商的仿真模型
-
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索取元器件供应商提供的热仿真模型,并在设计前期将其导入仿真软件中进行系统级热分析。这能提前预知热风险,避免设计返工,缩短研发周期。
四、 1943科技的价值:为您提供一站式热管理解决方案
在1943科技,我们深知热管理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挑战。我们不仅提供高精度的SMT贴片加工服务,更能从可制造性设计(DFM) 和可可靠性设计(DFR) 的角度,为您的产品提供支持:
-
早期介入:在您的设计阶段,我们的工程师即可参与评审,从工艺和散热角度提出优化建议。
-
工艺保障:精准的锡膏喷涂、稳定的回流焊曲线控制,确保散热焊盘和过孔的良好焊接,避免因虚焊导致热阻激增。
-
材料选型支持:我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,推荐合适的PCB板材、导热界面材料及散热方案。
立即咨询1943科技,让我们的专业经验成为您产品可靠性的坚实后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