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SMT贴片加工中锡膏印刷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什么?

2025-04-29 深圳市一九四三科技有限公司 0

SMT贴片加工中,锡膏印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步骤,其质量控制需从材料、设备、工艺参数、过程监控及缺陷分析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管理。以下是主要的质量控制方法:


1. 材料控制

  • 锡膏选择与储存

    • 根据产品需求(如元件间距、工艺类型)选择合适合金成分(如SAC305、Sn63/Pb37)、颗粒度(Type 3-5)及助焊剂类型(免清洗、水洗)。

    • 储存条件:冷藏(2-10℃),使用前回温4-6小时至室温,避免结露;开封后需在24小时内用完。

    • 定期检测锡膏黏度(如通过旋转黏度计)和金属含量,确保性能稳定。

  • 钢网(Stencil)设计

    • 厚度选择:常规元件(0.1-0.15mm),细间距元件(0.08-0.1mm)。

    • 开口设计:面积比(开口面积/孔壁面积)>0.66,宽厚比(开口宽度/钢网厚度)>1.5,确保锡膏释放率≥80%。

    • 特殊工艺处理:阶梯钢网(局部加厚/减薄)、纳米涂层(减少黏附)或电抛光(改善孔壁光滑度)。


2. 设备与参数优化

  • 印刷机参数设置

    • 刮刀参数:压力(3-15N/cm,根据钢网厚度调整)、速度(20-80mm/s)、角度(45-60°),确保锡膏滚动均匀。

    • 脱模控制:速度(0.1-3mm/s)和距离(0.5-2mm),避免拉尖或残留。

    • 印刷间隙(Snap-off):通常设置为0mm(接触式印刷),非接触式需微调分离高度。

  • PCB定位与支撑

    • 使用真空吸附或机械夹紧固定PCB,配合顶针支撑避免翘曲(支撑点间距≤50mm)。

    • 基准点(Fiducial Mark)校准精度需≤±25μm,确保印刷对位准确。

锡膏


3. 工艺过程控制

  • 环境控制

    • 温度:22-28℃,湿度:30-60% RH,防止锡膏吸湿或挥发。

    • 洁净度:控制空气中颗粒物(如ISO 7级洁净车间)。

  • 钢网清洁管理

    • 自动清洁频率:每5-10次印刷后,采用干擦+湿擦(酒精)+真空吸附组合清洁。

    • 检查钢网底部残留,残留面积需<5%且无硬结锡膏。

  • 印刷后时效控制

    • 印刷完成至回流焊的时间≤4小时(根据锡膏规格),避免助焊剂挥发或氧化。


4. 质量检测与监控

  • SPI(锡膏检测仪)

    • 检测参数:厚度(±15%公差)、面积覆盖率、体积(CPK≥1.33)。

    • 3D检测精度:高度分辨率≤1μm,平面分辨率≤10μm。

  • 首件检验与过程抽检

    • 首件使用显微镜或AOI检查桥连、少锡、偏移等缺陷。

    • 每2小时抽检1-2块PCB,重点关注细间距元件(如QFP、BGA)。

  • 数据追溯与SPC(统计过程控制)

    • 记录印刷参数、SPI数据,分析趋势(如X-Bar图控制厚度波动)。

印刷机


5. 常见缺陷分析与对策

  • 桥连(Short)

    • 原因:钢网开口过大、刮刀压力不足、脱模速度过快。

    • 对策:缩小开口、增加刮刀压力、降低脱模速度。

  • 少锡(Insufficient Solder)

    • 原因:钢网堵塞、PCB支撑不足、锡膏黏度过高。

    • 对策:清洁钢网、增加顶针、添加助焊剂稀释剂。

  • 偏移(Misalignment)

    • 原因:Mark点识别错误、PCB定位松动。

    • 对策:校准视觉系统、检查夹具夹紧力。


6. 人员与维护管理

  • 操作员培训:定期考核印刷参数调整、SPI设备操作及缺陷识别能力。

  • 设备维护:每周校准刮刀平行度、每月检查钢网张力(≥35N/cm²)。


通过上述综合措施,可有效控制锡膏印刷质量,减少焊接不良率(目标≤500ppm),提升SMT整体直通率(FPY≥99%)。了解更多smt贴片加工知识,欢迎访问深圳smt贴片加工厂-1943科技。

因设备、物料、生产工艺等不同因素存在,内容仅供参考。